•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中国股票杠杆:配资门户有哪些-新一轮睡眠账户清理潮来袭 10月超30家银行陆续公告 激活“沉睡卡”缓解业务焦虑成共识

摘要:   日前,南京银行发布清理睡眠账户公告,宣布对工商登记为注销或吊销的企业客户和非实名的个人账户等以往银行清理公告中罕见的情况进行清理。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10...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日前,南京银行发布清理睡眠账户公告 ,宣布对工商登记为注销或吊销的企业客户和非实名的个人账户等以往银行清理公告中罕见的情况进行清理 。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 ,10月份以来,银行业再一次掀起清理睡眠账户的小高潮,不完全统计至少超过30家银行相继发布清理公告 。

  与以往不同的是 ,本轮波及面更广,包括信用卡、电子账户和企业账户等几乎所有账户类型都包含在内。同时,本轮清理主力已经不再局限于国股行 ,地方中小银行的“主动性”更强。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 ”提醒提示专项工作,为期一年 。不过 ,在近两年集中清理下,全行业银行卡的开户数和人均持卡量依然处于增长的态势。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 ,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同比增长3.32%,即4.7亿户;全国开立银行卡同比增1.29%,人均持有银行卡7.04张 ,对比2023年末的6.93张轻微上升。

  财联社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采访中了解到 ,当前单纯的“账户数 ”已经不能支撑业绩增长,反而造成系统维护和风控成本 。同时,不少中小银行试图借清理之机 ,激活睡眠账户 、提升账户价值。

  缓解业务焦虑,睡眠账户已成获客机会

  10月24日,华东某大型城商行分行行长对财联社表示 ,该行估算存量“死卡”大概30万张,包括早年配套社保 、医保和代发工资的银行卡;另外一类是低频交易的睡眠账户,规模也不小 ,特点是存款和交易都非常少。

  该人士坦言,除了满足监管反诈要求之外,他们也将利用清理的机会 ,尽可能减少无效账户,提高考核有效性;其次尽可能联系和激活睡眠账户,重新配套产品 ,增加零售的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让睡眠账户重新焕发为有效客户。

  10月24日 ,某头部股份行总行零售管理部人士对财联社表示,站在总行管理的角度希望分行经营有效户。因此考核政策是无效户即便有或者数量大,对所在分行员工的工资薪酬待遇和考评没有正面影响 。

  面对客户流失、新增困难 ,在地方银行基层分支行长眼中,本轮清理睡眠账户活动成为与他行争夺存量客户的一次机会。

  10月23日,华南某地方银行支行业务主管对财联社表示 ,本行睡眠账户在他行是活跃账户,因此存在进行二次开发营销的可能,通过电话沟通或线下办理的机会 ,尽可能争取这类客户也是一种新增方式。比如一户双卡、避免销户,鼓励存入一定数量资金激活账户等 。

  该人士还介绍,所在行此前已经开展清理账户行动 ,上周前来处理的客户约在30人左右,占该支行睡眠户的比例还是很小 。

  多位受访行业人士强调,当前中小行基层机构主动清理“睡眠账户” ,根源还在于近两年银行零售业务普遍“难做 ”。

  刚刚公布三季报的平安银行数据显示 ,在零售业务方面,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17291.9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2.1%;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下降幅度高于企业贷款的54个基点。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近期撰文透露,近年来 ,相当部分银行的零售业务遭遇折戟,比如某上市股份制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利润总额占比在2020年时高达61.1%,至2024年时已滑落至6.5% 。

  沉睡卡最高占三分之一 ,清理账户渐成银行内在动力

  对于死卡 、睡眠账户的规模,银行业人士表示各家银行情况不一。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 ,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到了63.7亿张,人均持卡将近5张,而累计活卡量只有41.8亿张 ,“沉睡卡”高达21.9亿张 ,占到1/3。

  受访银行人士均认可,目前清理睡眠账户不单纯为监管部门的“硬性任务”,逐渐成为中小银行的“自觉行动 ” 。

  首先 ,多位银行业人士表述中,活跃客户的流失压力加上考核侧重点的转变,导致对无效、低效账户的处理态度更为积极主动。

  10月24日 ,某股份行广州分行零售市场推广业务人士表示,以往对开卡开户都是各类奖励,通过ETC、社保卡 、企业年金开户等机会银行都拼命抢夺个人客户 ,最高单价1000元“买一个客户”。现在KPI从侧重“开户数、客户数、AUM客户数”考核,转向“有效客户 、活跃账户、综合收益 ” 。

  10月25日,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 ,睡眠账户沉淀资金极少、交易不活跃,拉低单位客户产出,影响零售利润考核。清理这些账户后 ,银行可重新统计“有效客户数” ,让绩效考核更贴近真实经营能力。

  上述城商行分行行长也认为,账户不等于客户 。过往争抢开户实际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服务和产品配套没有跟上也是一种客户资源浪费。重新梳理账户的活跃度某种程度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表现。

  其次 ,银行大数据精准营销趋势下,银行也有主动降低无效账户的内在需求 。

  10月24日,点点数据金融分析专家李子川对财联社表示 ,睡眠账户与僵尸户规模过多,会直接制约银行AI模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

  如在强依赖行为数据的风控场景中,此类账户的长期静默易误导反欺诈模型 ,既可能将异常启动误判为正常行为导致风险漏报,也可能因信息匮乏而误伤低活跃正常用户。

  而在精准营销场景中,基于失真历史数据生成的客户画像会偏离其真实需求 ,直接影响到推荐转化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银行持续推进睡眠账户清理,不仅是响应监管反诈与账户管理要求的必要举措 ,也是从源头提升数据质量 、强化AI在实际业务中应用价值的关键路径 。

  但在银行业沉睡卡最高占三分之一的情况下 ,清理账户工作既有不小空间也难以一蹴而就。

  据媒体报道,2024年,河南、河北和安徽金融监管局先后披露 ,当地银行业成功激活“沉睡账户”数量分别为43万余户、近50万户和1.5万户。

(文章来源:财联社)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